尽管许多分析师对电池和电动汽车市场持乐观态度,但他们也表示,关键材料供应链的瓶颈可能会抑制未来的预期。
Fastmarkets 电池和电池材料研究负责人威廉亚当斯在最近举行的高级汽车电池会议上发表讲话,警告说今明两年锂短缺的“非常现实的风险”。锂是大多数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
“预测各不相同,”他说。“我们预计今年需求将增长 95,000 至 230,000 吨,2023 年将增长 100,000 至 213,000 吨。面对 170,000 至 200,000 吨的供应增长,我们预计市场将趋紧。”
亚当斯说,总部位于伦敦的《金属公报》继任者 Fastmarkets 预测,在 2022 年至 2025 年期间,市场将需要额外超过 80 万吨锂(高于 2022 年估计的 60 万吨),到 2030 年将再需要 130 万吨。
“到 2030 年,我们的需求数字为 275 万吨。其他 人的需求总量为 320 万吨。因此,我们至少还有一到二十年的强劲增长,”他说。“即使有大量新产能投产,供应也将是一个持续的挑战,以跟上需求。”
Adams 确定了 10 家正在增加新产能的锂供应商。
“三年前,”他指出,“业界最担心电池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合适类型的镍。今天,我们主要关心的是能否及时提供足够的锂。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每年都没有足够的锂来满足电动汽车和 ESS(储能系统)市场的雄心壮志。”
与此同时,Arthur D. Little 的负责人菲利普·赛德尔预计欧洲电池制造商要到“2035 年之后”才能实现材料自给自足,因为该咨询公司估计对镍的需求将是目前的五倍。锂,高出六倍;锰,高出 10 倍;石墨,高五倍;和钴,高出两倍。
他说,这些增加将激励建立回收结构,但补充说,“回收电池”在 2025 年和 2030 年仍将是电池原料的一小部分:2025 年为 3 GWh;2030 年,13 GWh。
赛德尔表示,电池生产产生的废料将占更大的份额。ADL 估计,总量将从 2021 年的 7 GWh 增长到 2025 年的 74 GWh、2030 年的 120 GWh 和 2035 年的 199 GWh。
野村研究所美国高级经理 Akihito Fujita 报告说,中国仍然是建立回收业务的领导者。
“中国的回收商已经在赚钱,”他说,这反映了迄今为止在中国销售的大量电动汽车——自比亚迪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来,已售出超过 900 万辆 BEV 和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车。
更多信息由
杭州车展为您带来。
野村研究估计,中国的回收商目前每 80 美元/千瓦时的电池可赚取 10 美元/千瓦时,收益或多或少取决于电池大小。
根据藤田的说法,回收成本为 32 美元/千瓦时,之后可回收材料(镍、锂、钴等)的售价估计为 42 美元/千瓦时,因此利润为 10 美元/千瓦时。
分解成本,野村报告说,购买废电池的成本为 10 美元/千瓦时,将废电池运送到回收设施的成本为 3 美元/千瓦时,拆除它的成本为 3 美元/千瓦时,电费为 13 美元/千瓦时,销售费用为 4 美元/千瓦时,一般和管理 (SGA) 费用总计 32 美元/千瓦时。
在欧洲这个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野村预计回收利用要到 2025 年才能盈利——然后只有 2 美元/千瓦时的微弱收益——因为随着规模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回收商正在削减拆解、冶金SGA 的成本从今天的 63 美元/千瓦时下降到 40 美元/千瓦时。
与中国一样,欧洲回收电池材料的售价为 42 美元/千瓦时。
Lamm 报告说,该行业正在朝着更大的电池设计和增加的电极负载方向发展。
“'瓦时/升'是过去五到六年的焦点,”他说。“随着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格式标准化和热管理的改进,我们现在正朝着‘瓦时/千克’迈进。”